新型智能假肢等新技术亮相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
栏目:技术支持 发布时间:2025-09-14

  (记者 杨月 实习生 肖友威)9月12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以“科技赋能,共享福祉”为主题,集中展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辅助器具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成果,全面助推辅助器具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康复“黑科技”。BrainCo轻凌M3智能仿生腿可以通过传感器系统进行数据实时采集获取,经过算法处理后转化为指令控制产品的液压系统,从而做到针对当前运动状况进行动态实时适配,满足下肢截肢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场景中所需要的动作自由度。其极限静态负载超过530千克,可支持2千米~5千米/小时的行走速度变化。

  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宋爱国教授团队研发的“人机共融型机电一体化假肢手”,将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新型智能假肢的研发,在智能肌电假肢的力触觉感知、力触觉反馈、自适应力控制、肌电信号识别等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据介绍,苏州选手徐敏在瑞士苏黎世第三届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上使用该假肢,荣获大赛“上肢义肢”组冠军,这是目前国内团队在全球顶级科技助残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本届福祉博览会展览面积22000平方米,吸引全球430余家企业、机构参展,展出万余种用于残疾人、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和专业服务的用品用具、设备和技术。中国联通、华为、科大讯飞、广汽、丰田等众多知名企业同台亮相,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展出自主研发的助残科技成果。

  博览会开设辅助器具创新产品首发大舞台,有52家企业现场发布59款创新产品,全方位展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在残疾人辅助器具领域的创新应用。

  博览会吸引来自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瑞典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家国际企业与机构参展,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海外专业买家到场参加商贸对接活动。

  博览会专门开通社区免费接驳巴士,为残疾人、老年人观展提供便利,强化无障碍展示设计和无障碍关爱服务,提供盲文地图、AI手语机器人、AR字幕眼镜等无障碍观展设备,并组织志愿者提供手语翻译、辅具租借与维修等服务,努力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温暖、贴心的观展服务。